收藏本站
我的資料
   
查看手機網站
其他帳號登錄: 註冊 登錄
東莞市康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江右商幫
新華網媒體朋友

  贛商在歷史上被稱為“江右商幫”。據明末清初散文家魏禧所著的《日錄雜說》上記載“江東稱江左,江西稱江右。蓋自江北視之,江東在左,江西在右?!彼斓么嗣?。

  古時江西作為傳統(tǒng)儒家文化的大基地,江右商幫自然會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,敬仰那些為民除害、清正廉潔的英雄,而生性聰穎、治病救人、為官清廉的許真君,便受到百姓的愛戴。當時有民謠稱“人無盜竊,吏無奸欺。我君(指許真君)活人,病無能為”。許真君死后,江西人民為了紀念他,便在他的故居建立了“許仙祠”,即南昌西山萬壽宮的前身,受到江西人的頂禮膜拜。

  萬壽宮成為江右商幫的標志和廣告,也是其財富與實力的象征。萬壽宮既是旅居外鄉(xiāng)的江西人開展親善友好、祭祀活動的場所,又是商人、官員、文人們議事與暫住的地方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有1000多所萬壽宮分布在全國各地,其中建造最多的是四川省,共有300多個,而在北京的江西會館(萬壽宮)從明初的14所增加到清光緒年間的51所,占北京387所會館的13%。

  盡管在江右商幫中,既沒有出現(xiàn)像徽商那樣坐擁巨資,堪與王侯相比的富商巨賈,也沒有形成像晉商那樣經營著壟斷行業(yè),也不能如浙商那樣成為中國近代資本的源頭,但江右商幫以其人數之眾、操業(yè)之廣、滲透力之強為世人矚目,對當時社會經濟產生了一定影響。在湖廣,有“無江西商人不成市”的說法;在云貴川“非江右商賈僑居之,則不成其地”

  江西商人絕大多數是因家境所迫而負債經商的,因此,小本經營,借貸起家成為他們的特點。他們的經商活動一般是以販賣本地土特產品為起點,而正是江西商人這些獨特的背景,使得江右商幫具有資本分散,小商小賈眾多的特點。除少數行業(yè)如瓷業(yè)比較出眾外,其他行業(yè)與徽商、晉商等商幫相比經營規(guī)模就要顯得相形見絀,商業(yè)資本的積累也極為有限。當代著名作家沈從文在他的作品中,曾經就這樣描述江西布商“一個包袱一把傘,跑到湖南當老板”。

  最能體現(xiàn)江西商人“以眾幫眾”抱團互助精神的,莫過于矗立在各地城鄉(xiāng),乃至臺灣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區(qū)和國家的萬壽宮了。萬壽宮是江西人為紀念他們的地方保護神——俗稱“福主”的許真君而修建的,歷經許多朝代,宮中香火不斷。隨著江右商幫行走全國,也在其他地方都紛紛修建起來,最后發(fā)展成了外地江西同鄉(xiāng)的“江西會館”。他們在此開展親善友好、祭祀活動,路過的江西籍商人、官員、文人也可暫住議事。這一建筑是贛商的標志,更是江右商幫財富與實力的象征。

  江右商幫講究“使予而儒,母氏劬劬;使予而商,身劬母康?!钡牡赖聹蕜t,贍養(yǎng)父母、扶植親友、建橋修路、賑災救荒,在諸多社會公益事業(yè)中,江西商人總是慷慨解囊。

第一屆華贛會
第二屆華贛會
第三屆華贛會
江西旅游
  講鄉(xiāng)情      助鄉(xiāng)業(yè)
溝通感情   團結互愛
宣傳政策   反映訴求
維護權益   敢為人先
 免責聲明:本網凡“來源xxx非江西同鄉(xiāng)網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成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如有版權或者其它問題可以聯(lián)系我們及時處理! 
掃描添加編輯微信
 
 
沉痛悼念我的父親大人離世
公眾號
 
 
 
 
ABUIABACGAAg1vTe3gUowJOuvQEwggI4ggI